哈根达斯:“冰淇淋中的劳斯莱斯”

2015-09-21来源 : 互联网

1961年,哈根达斯诞生于纽约的布朗克斯(Bronx),它的创始人便是鲁本·马塔斯(ReubenoMattus)。

哈根达斯(Haagen-Dazs)的“矜贵”是举世闻名的,动辄上百元的价位让普通冰淇淋自惭形愧,也让它享有“冰淇淋中的劳斯莱斯”的美称。从西方到东方,从蓝眼睛到黄皮肤,它跨越了地域和种族的限制,成为追求高雅时尚生活人士的共同语言。在许多人心里,哈根达斯卖的不是冰淇淋,而是对生活的梦想!

冰淇淋加了添加剂,就与“天然”绝缘了

上世纪30年代,冰淇淋开始风行于美国纽约街头,年轻的波兰移民鲁本·马塔斯有一手制作天然冰淇淋的好手艺,他也在自己的作坊里制作冰淇淋销售。因为制作工艺不错,再加上从不欺市卖假,他渐渐有了一些小名气。

但没有几年,他的销路却不行了。因为当时为了竞争,已经有一些冰淇淋的作坊主开始在里面加稳定剂和防腐剂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那些产品往往能用外观和因添加剂而产生的口感取得消费者的青睐。那些制作方法,看上去似乎是多了一些程序,实际上却降低了成本。马塔斯作坊里的工人都建议他也跟着市场走,往冰淇淋里面加添加剂。如果不加添加剂,将很难继续参与市场竞争,但如果加了添加剂,就意味着他的冰淇淋从此与“天然”绝缘。到底是加还是不加呢?他为此伤透了脑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矜贵”冰淇淋想法诞生

**,马塔斯和几位从事冰淇淋业的朋友一起去商店买东西。当时天气很热,有几个穷孩子在商店门口买冰淇淋吃。这时,门口又有一对衣冠楚楚的富人夫妇走过。男人提议说:“买两份冰淇淋吧!”女人的脸上刚出现一种赞同的神情,但是她看了看那几个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冰淇淋的穷孩子之后,马上改变了主意,说了句“算了”,就继续往前走了。许多看到这一幕的人都很不平,马塔斯的朋友气愤地说:“怎么会有这种人,穷人在吃,她就不要吃了?难道你还想有人为你们富人专门生产一种冰淇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马塔斯立即闪出一个灵感来:这个市场缺少了一种象征高贵与时尚的冰淇淋!

迎合市场需求,哈根达斯“傲娇”走红

马塔斯回到作坊,对工人说:“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惜成本继续努力提高‘天然’的精度和要求,无论是主料还是辅料,无论是原料还是加工过程!”

“**,您不能这样,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成本将会更高!”热心的工人们纷纷出言阻止,“冰淇淋是一种人人都能买的便宜货,花这么高的成本去做不值得啊!”

“是的。所以,目前这个市场缺少的正是一种不是人人都能随意购买的冰淇淋精品!”马塔斯肯定地说。

马塔斯立志要生产出***、高质量、风味**的冰淇淋,*占“矜贵冰淇淋”的市场空间。半年之后,他先后推出香草、巧克力和咖啡三种口味的**冰淇淋,主要提供给一些**餐厅和**商店,销售状况非常不错。

不久之后,马塔斯将他的冰淇淋正式命名为“哈根达斯”,以****品牌的形象出现在市场上,那动辄几十甚至上百美元的价位让普通冰淇淋顿时相形失色,他的目标消费群是处于收入金字塔顶层的注重生活品位、追求时尚的年轻人。虽然,哈根达斯的高价位限制了消费群体,但同时也吸引了大批趋之若鹜的信徒和拥护者。在宣传策略上,马塔斯也努力 打造“矜贵”形象,哈根达斯几乎不做大众型电视广告,只是偶尔出现在一些时尚杂志上。

时至今日,马塔斯的冰淇淋在全美国甚至**多国都开设了专卖店,哈根达斯也成为**性“尊贵品牌”。自从上世纪90年代哈根达斯进入中国内地以来,已经开设了50家专卖店,零售点更是达到一千多个。

多年之后,马塔斯的那些同行朋友问他是怎么想到要生产“矜贵”冰淇淋的,他回答说:“其实很简单,当时那个妇女不肯跟穷人们吃一样的冰淇淋的神情确实让人不屑,甚至为人所不齿。但你们只看见了鄙夷,而我却看见了****的机会!”

【创业导读】眼光*到,定位**,尽善尽美

正如许多****品牌,哈根达斯走的是“曲高和寡”的经营路线,它必须突显自己“矜贵”的品牌个性。马塔斯在创立哈根达斯之初,便明确地喊出了自己的宣言 “制造*好的冰淇淋”,在其后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制作选料、产品定价,还是专卖店设立、宣传策略等,哈根达斯都尽善尽美,体现出对“矜贵”傲人品质的孜孜以求,使品尝哈根达斯冰淇淋成为一种难忘的体验。

马塔斯高价位的经营策略无疑具有风险性,然而*终让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并在**带来了一场冰淇淋革命。马塔斯具有的*到商业眼光和其后对“矜贵”品牌形象的维护,让哈根达斯至今仍*秀于顶级冰淇淋行列,成为优质生活和品味的象征。

标签: 冰淇淋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