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南昌谈早点:还是拌粉加瓦罐汤最恰噶

2014-12-11来源 : 互联网

一碗拌粉,一个瓦罐汤,对于南昌人来说是*标准也*快捷的南昌风味早餐,一般3分钟就能摆上桌。

一大早起来,去公园打打拳、散散步,早餐一份瓦罐汤配上正宗的南昌米粉,是许多老南昌的*爱。对于这点,已到耄耋之年的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前任会长汪生瑜也不例外。“对现在的人来说,早餐很重要,关系到一整天的工作和学习。我*爱的还是南昌米粉,米粉放入沸水中烫上一小会儿,捞起装碗,放上佐料,拌匀就可以吃了,一碗米粉配上一碗瓦罐汤,这是地道老南昌味儿。”

说起老南昌的早餐,汪生瑜想起了从前,“小时候,是没有早餐这个概念的,常常是拿个生红薯就上学去了。大人们也是六七点起来上班,九点钟吃一顿,下午四点再吃一顿,**也就是两顿饭。有*人可能晚上还可以吃点夜宵,算做第三餐。”

“解放之后才有如今的早餐,外面有卖,单位的食堂也有。种类虽然不多,只有面条、稀饭、包子、馒头,但对于那个时候来说,味道已经很不错了。”汪生瑜告诉记者,他经常在东湖区王二包子铺和西湖区老三那买包子,两个店价*一样、大小一样,甚至连里面的肉都是一样多。虽说当时餐厅、饭店、单位食堂都卖早点,但价格自然也就高一些,普通包子卖三分*,茶蛋卖五分。那时候也有冰糖发糕、蒸子糕,但多在串巷小贩的挑担里面。

现在,很多年轻人吃的早餐大多是在家煮的速冻饺子、汤圆。但汪生瑜还是喜欢传统一点,像豆浆油条,*爱的还是南昌米粉。“我现在只要**不吃米粉、瓦罐汤就会觉得少了什么,已经成了生活中的习惯改不了。”

对于老南昌的早餐,64岁退休工人尚秀萍也有很多话说,“小时候家里条件苦,米油等物品都是计划供应,用糯米熬成稀饭,加一些切糕子(面片)就是早点,能慢慢吃上一碗,那是福气,吃完的碗都不用洗,还能照的人清。”

尚秀萍告诉记者,当时的市面上基本没人卖早点,一是吃不起,二是也没人卖。有些条件好的单位,有自己的食堂,早点品种多,“记得吃过一次财政厅的包子,粉丝肉馅的,咬开尽是油,之后再也没吃过那么好吃的包子。”尚秀萍说起从前仍记忆犹新。

上世纪70年代,尚秀萍在菜市场上班,下班的时候总是会带一些菜回家,第二天早上煮菜泡饭,“放嗲子猪油,好恰。”说起美食,尚秀萍忍不住用南昌方言向记者描述道。

改革开放以后,生活水平提高,外面开始卖早点,尚秀萍向记者细数起了当时的南昌美食:“那时候中山路的新桂圆,胜利路的时鲜楼、东方红都有早点供应,新桂圆是以南昌传统风味为主,像麻园、糖糕、白糖糕、油饼;东方红则是汤粉汤面、馄饨。*恰噶(闻名)的是做北方风味的时鲜楼,天津师傅包的包子、做的面条水饺,价格实惠,*好的包子5分*,面条、米粉也就1毛2。”

上世纪90年代,在家里吃早点的人不多了,“我的儿女本来就起得晚,有的时候都不吃,外面的早点越来越丰富,油条稀饭、米粉面条、瓦罐汤、包子花卷煎包。比在家里吃花样多,一块*可以吃很多,我们全家索性就在外面吃。”尚秀萍说。

现如今,南昌的早点花样繁多兼具营养,“我现在早上会喝一包牛奶,配一个馒头,老年人吃好消化的东西比较健康。”尚秀萍笑着说。

岁月更迭,早餐的“进化”过程,见证了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品味的提升,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不仅仅要求吃得饱,而是要吃得精,从讲究撑圆肚子,到更看重营养成份。如今,早餐品种丰富多样、玲琅满目,而老南昌人吃的不仅仅是早餐更是对生活的“讲究”。

标签: 江西 南昌 信息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