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11,阿里的AI鲁班系统完成了4亿张海报的制作,人工智能用于内容生产的**震惊了很多人。除了阿里的鲁班,实际上近来在文章、图片、影视、游戏等内容领域,已经陆续有了AI在应用于内容生产。这一过去一直被认为需要很强的**性,**依赖人的产业,正在受到AI的冲击。记者、设计师、剪辑师、作曲等一众内容工作者,他们的饭碗会因此受到影响么?
为了弄清AI+内容生产进行到何种程度,对内容生产可能产生何种影响,亿欧智库撰写了这份《2017 人工智能+内容生产研究报告》,对目前AI在内容生产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AI在文本、音频、图像、视频、互动内容五大领域的具体应用情况,展望了AI在内容生产中应用的发展趋势,供相关人士参考。
Chapter1:AI+内容生产概念界定
技术进步和产业内生需求,是推动AI开始在内容生产领域应用的两个主要动力。机器生成内容的研究很早就在持续进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开始取得突破性进展。近两年,无监督学习、深度强化学习、迁移学习、生成对抗网络等算法的研究深入,使得AI在本文处理、音频处理和图像处理方面持续取得突破。
内容产业庞大而复杂,其中一部分内容已经高度模板化和套路化,从业者大量时间花在了重复劳动上,机器的引入可以减轻这部分人力劳动。一些过去很复杂的内容处理,有了AI变得简单很多,大幅降低使用者门槛。一些需要天马星空想象力的内容创作,机器反而能生成一些人想不到的奇特内容。这些原因也使得AI在内容生产领域应用有必要性。
具体到内容,报告主要研究的是常见的文本类、音频类、图像类、视频类和交互内容类5个大类的内容,主要研究AI在内容生产的三个环节:前期准备阶段、中期生产阶段和后期结果检查阶段中的应用,在这些环节,AI要么替代人,要么与人协作,进行内容的生产。报告不涉及内容的分发和运营环节。
Chapter2:AI+各类型内容生产
文本内容:
AI写新闻稿已经在头部媒体投入实际应用,由媒体自研或与技术供应商合作,用在个别领域的新闻生产。AI生产的内容在全部媒体内容中的占比还很小。大量专业内容AI还难以替代人。
AI在剧本结果预测、前期素材搜集、文本纠错等方面已经得到应用,未来应用范围或许将会逐步扩展,甚至整合到各种文本编辑器和工具中。
AI在作诗、编程、编剧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都属于尝试性研究,暂无太多实际商业价值。
音频内容:
AI已经能够自动作出一些乐曲,可用于其它内容的背景音乐或节奏,已经有多家公司凭借AI,切入了乐曲作曲领域,推出了相关产品和服务。
在专业歌曲制作领域,AI还只是参与到整个作曲过程中的一环,协助人完成一些专业歌曲的创作。AI合成声音效率比起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效果离人还有距离,但在虚拟歌姬界引起了波澜。
AI已经能自动生成海报、logo等。要求不高的图像内容可以直接使用AI生产的结果。更专业的内容可以在AI生成的内容上由人二次修改。鲁班制作双11海报是AI*成功的应用之一。AI的**也使得网络海报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千人千面成为可能。
AI在图像处理方面很多研究成果惊人,但并不指向特定的商业应用。如果成功商用,将降低部分图像处理的门槛。部分研究以滤镜APP的方式商业化,偏向大众娱乐产品,不构成内容生产环节的生产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