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代电商人的创业之路三

2015-05-29来源 : 互联网

   在上个10年,中国的电商发展史深深刻上了“阿里巴巴”的烙印。在王扬看来,在中国,线上交易很难跨越的东西是信任。所以,支付宝是一个“创举”,它解决了中国信任难的问题,从此,电商真正进入**时代。2008年,王扬到了淘宝,花名:唐斩。但他在这儿一直像是一个另类的存在,“现在整个淘宝的人都知道你每天在轮岗,你也稍微低调一点好不好。”王扬的同事如此评价他。而这一方面源于阿里的机制,更多可以从其加入阿里的初衷解读:学习完大公司的逻辑就自己创业

  王扬觉得,“整个上海热线的电子商务平台都是我自己做的,这跟自己创业有什么区别?”所以,王扬想在阿里呆三个月学习一下就出来,但他没想到,这一呆就是6年。因为当从战略部到各部门轮岗,王扬才发现自己差的太多。刚到淘宝战略部时,王扬觉得自己能力根本没到去做战略。“半年时间里我每天都在写规划,研究“社区化淘宝结构应该怎么做”这一大话题。我跟淘宝所有部门去沟通对“淘宝2.0”的看法。“王扬说。当时淘宝有800多人,也正是这个机会,王扬不仅全面了解了淘宝的业务,也建立了大公司必须有的人脉。

  而另外一个提升在于格局观,看互联网的角度变了。“在一线时,创新来自如何做出好东西,但不会考虑优先级、商业价值和内在逻辑。后来,我学会研究电商发展的规律,尝试去猜下一步的规律。了解到哪些行业可以互联网化,取决于一个简单的逻辑:决策成本。因此,标准化产品*适合电商平台去**,因为其主要购买力来自搜索引擎,它可以大量降低用户的时间成本、**成本等决策成本。”王扬说。

  轮岗的日子里,王扬参与到了很多创新项目。比如淘宝收藏夹功能。这是王扬在做社区化淘宝时孵化出的单点功能。它基于人与收藏的关系进行关联**等。比如聚划算。“去聚划算是因为之初其所有流程都是人工的,这造成了**严重的**。”王扬说。这件事情需要一个“不怕得罪人”的人来做,王扬因此被点名了。他花了一年时间,把整个产品流程、选品体系、报名体系、在线排期、关联**等,重做一遍。

  在阿里巴巴,王扬给同事留下了”强势“的印象。据他介绍,在做大社区的产品经理时,一条线上有5个产品经理和30多人开发人员。而其一个人就占了70%的开发资源。“我是一个目标感很强的人。做业务时,执行力一定要强。特别是在阿里这样的公司,做事情一定要有自己的强制性推动力,让别人知道你的个性,不然你永远都在和别人争资源。”王扬认为,弱势无法在阿里做产品。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