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恒天然已经学会怎么和中国做生意

2017-09-16来源 : 互联网

在当地时间26日下午,英国《金融时报》的网络版刊发了一篇有关新西兰乳业*头恒天然的特写,文章指出恒天然已经学会怎么和中国做生意

报道开头中说道,去年,当恒天然*席执行官西奥•史毕根斯得知和公司乳制品有关的一场健康恐慌在中国发生时,他人还在欧洲。他立即赶赴北京参加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在他公开道歉时,有很多记者在场聆听,他一夜间变得有点恶名昭著。报道引述史毕根斯说,自己被印刷到报纸的封面,对于在13亿人的国家里出名了,他感觉“有点奇怪”。

报道回顾近期多家跨国公司在中国犯错后说,对恒天然来说代价更高,因为*席执行官站出来致歉。他不单代表了股东和员工,而且还是新西兰经济的代表。恒天然占据了该国超过四分之一的货物出口。

史毕根斯对《金融时报》说,目前公司已经**,甚至可以说“我们已经做得非常好”,“公众的观感也非常有利于我们”。

他争辩到,他在危机发生时迅速的站到了公众面前道歉帮助建立信任。“人们不会忘记。”他说,恒天然还把自己公司的行为和北京想要的配合得更加紧密,以帮助复苏。

在回顾恒天然在中国的其他重大危机后,报道引述史毕根斯说,应对不期而至的气候,在中国建立稳固根基,关键是要准确理解**希望从你的业务中得到什么,并相应调整好姿态。

报道说,在恒天然这个案例里,这意味着“要在中国国内生产更多”。为此,恒天然扩大了它在中国的牧场网络,并将在今年初到2015年底投资4.50亿新西兰元,而2012年时仅为4200万新西兰元。目标是每年在中国生产10亿升原料奶,目前该数字为1.10亿升。

“中国**想要端到端的供应安全以及食品安全。”他说,这是“他们的重中之重。”而为了支持北京想要推动的战略联盟,恒天然*近收购了贝因美这个排名前5的中国奶粉商20%的股份。“对恒天然和贝因美来说,两家公司都希望能赢,而**也希望可以受益。”

《金融时报》说,尽管北京方面可能不时做些推动,不过史毕根斯坚持认为在中国投资从商业上是行得通的。

报道*后说,吸取去年危机发生时在社交媒体上不能及时向中国消费者响应的教训,恒天然在**和微博上重新做了调整,并且在上海建立了一支实时监看社交媒体的队伍。

标签: 《金融时报》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