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国外创业服务网站ChubbyBrain在2010年曾对32家创业失败的公司进行了详细的走访调查,*终梳理出Top20创业失败缘由。
下图是20条创业失败缘由总览:
20创业时机不对
经济大环境和细分领域的市场成熟度都是创业时机的指标。典型的例子就是2010年的那批创业。当时08年的经济危机影响尚未褪去,投**环境从2009年开始就出现悬崖般的下滑,*重要的是当年消费者(也就是C端创业公司的目标客户群体)的购买力出现下滑。大萧条背景下,专营艺术品交易的网站UntitledPartners就是遭遇多重打击的其中一家创业公司,*终无力回天。UntitledPartners当年也对这次失败做了总结:
我们的市场判断是基于《华尔街日报》以及《****》的数篇文章,同时也参考了“梅摩**艺术品指数”。这些文章和数据的其中一个中心结论是艺术品市场存在反周期性,与标普指数的相关度低。长期来看这个结论没错。但就当下的环境来看,两者仍存在**的正相关。而作为创业公司,我们无力等到反周期的出现。另外,普通艺术品客户购买力的下降也是我们事先没能考虑到的变数。
19总想着先把创业作为兼职
保留现有的工作,**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用业余时间进行创业。显然,不少创业者会认为这是在创业初期*保险安全的做法。吃了大亏的初创企业Overto可不这样认为:
我们原以为可以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来开发运营我们的因特网服务。没错,的确是这样,如果我们运气够好,服务器一次差错都不出现的话。而当我们的基础架构出现问题的时候,事情开始并不如我们预想的那样发展。我们的团队没有一名全职员工,之后出现的机构服务器挂机都是在我们的上班时间,问题总是不能及时解决,挂掉了好几次。你可以想象这对品牌和用户体验的影响。更糟糕的是,由于之后我们在问题**上花了过多时间,产品新功能的开发几乎处在停滞状态。
除了以上弊端,你可以想象,一个全员兼职的创业团队还存在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缺乏危机感,反正大家都有一份保底的工作。事实上,在接受调查的32家公司中,有好几家公司就把缺乏全职员工归结为创业失败的*重要因素。
18公司选址
选址是个问题,这体现在多个方面。*先,公司选址*好与公司发展的理念,目标客户、潜在投资人所在地契合。
一个切身的感受是,我曾经采访过一家在福建厦门的创业公司——移动情趣电商性价比。这是一家做的不错的创业公司,据说销售额在成立一年多一些的时间已超过1亿人民币,但却鲜少见诸于媒体。事实上,据创始人黄天财所述,在福建的二三线城市有不少靠谱的创业公司,但却鲜少有机会和媒体、投资人、潜在合作伙伴联系。当然,蜗居二三线城市也有好处,那就是创业成本低,运气好**扶持还给力。利弊两端需要创业者自身做权衡。
另外,对于很多更早期的初创公司来说,远程协作是公司的主要组织形式。节省成本的好处很明显,但要切记**团队的沟通协作效率。
事实上,根据ChubbyBrain的调查来看,至少有两家公司认为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选址不当。其中一家就是为企业提供防止恶意软件入侵的Nouncer公司。
Nouncer将公司地址定在了纽约。它认为纽约不缺钱、创业氛围浓厚、人才济济、不乏创业导师等各种优点。但它却没能考虑到纽约的唯一缺点——无法为它们提供第一批种子企业用户。相比于纽约来说,旧金山才是遭受黑客攻击频繁的城市。
17吸引不了投资者
调查中有几位创业者很坦诚地表示,公司*终倒闭的直接原因是他们吸引不了投资者。这当中不排除有运气不佳的原因。没准是因为他们接触的投资者都不识货,或者创业者自身没能接触足够广泛的投资者。但在**失败后,不能逃避的一个操作是,抛开外部因素,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业项目。理念、产品、目标客户群、商业模式等问题是否都思考到位。利用好这个自省的机会
16在竞争中丧生
在创业早期过度重视竞争不是好事,但完全忽略掉对手也并非明智之举。尤其是在市场转热,模式已得到市场验证的情况下,你必须做好有大批新手加入竞争的心理准备。调查中,10%的创业者就吃了完全忽视竞争的亏。其中一位就是理财服务网站Wesabe的创始人MarcHedlund。他的创业失败总结是这样的:
不依赖单家公司的理财产品、注重保护用户个人隐私、帮助用户实现更好的理财方式,所有这些Mint做到了,我们也做到了。差就差在我们的用户门槛过高,需要用户做的事情太多。其实这一表层可用性的优化是不难做到的,错就错在我们没能及时关注竞争对手,并作出变化,因而结果出现了质的差别。
15身心俱疲
混迹创业圈,很少在早期团队看到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工作到10点是家常便饭,挑灯也是常有的事。此种热情一度还成为创业者引以为傲的资本,直到去年年底开复老师患癌事件的发生,圈内才又一次敲响了预支身体带来危害的警钟。事实上,过度拼命工作不仅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这次调查中超过12%的创业者还把此归结为他们创业失败的原因之一。工作时间长和工作效率高很多时候并不能成正比。而且与其每件事都亲历亲为,还不如慢慢学会逐渐把工作任务下放给团队成员。同时,对于某些可以预期失败结果的事,何不提前放弃,节省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