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历时6个月终于落下帷幕,大赛自今年3月开展以来得到了全省各高校的积极配合和广泛参与,共收到来自全省71所高校415个创业团队的创业计划书,参赛高校数和作品数均超过往届。本次大赛是历届比赛中项目*多、涉及领域*广的一届,涵盖了电子信息类、文教类、服务咨询类、材料类、机械能源类、生物医药类、食品及相关产业类等数十个类别的数百个项目。
在本次比赛中特等奖获得者牛瑞,可以说是成功突围的**。她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伙伴们共同建立的EAP管理咨询公司项目,被评委们一致认可而脱颖而出。”今年7月刚刚毕业的牛瑞,将这个比赛项目变成了现实,易爱普咨询公司正式在大连市注册,目前该公司已经成功拿下了5个项目并且还有多个项目在谈。面对成功,牛瑞说:“真正的创业和比赛截然不同,这并不是一次**的突围,而是没有终点的战斗。 ”
据了解,创业大赛是大学生们创业实践的*常见渠道。很多在校生选择把自己的想法先在比赛中运作,然后再进行实际运作。创业导师刘敬东说:“目前国内各种规模的创业设计比赛越来越多,有**主办的也有媒体自己主办的。一个个鲜活的创业真人秀,让孩子看得热血沸腾。但是创业不是单打*斗就能成功的,至少需要一个三四个人的团队。而团队的选择将决定公司是否能在商海中生存,能否在团队中制定统一的目标,实现较好的执行力,拥有强大的凝聚力,这些都是学生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单凭一股热情、一个想法是很难把项目真的做起来的。而参加比赛是学生们开始练习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
但是比赛毕竟是在理想化的市场条件下,去除了很多人为因素进行的理论比拼。很多大学生认为,与其纸上谈兵,不如先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在校生创业**罕见。大学生所拥有的物质条件和实际能力有限,做什么生意才好呢?很多人将目光投向了学校这个他们*为了解的市场。因此校园送水,校园食杂店,校园摆摊等微小项目成为学生们*青睐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