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饮食文化的内涵与陕西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紧紧相连,在陕西饮食文化中举足轻重的各种名吃名菜可谓历史悠久,同时陕西的饮食文化又不排斥各种新生和外来的美食,用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来形容再恰当不过。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白居易在《寄胡麻饼与杨万州》一诗中,对胡麻饼的赞誉。诗中的胡麻饼就是芝麻烧饼,胡麻想来是取胡椒芝麻之意。陕西饮食文化的历史,犹如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翻开长卷,看似平常的小吃,都是一篇悠远的陕西人所*有的生活画卷。
陕西美食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用*简单的石烹法烹制的石头馍,可谓古风犹存;杜甫在他的诗中,赞美了古代的一种冷面——槐叶冷淘,也就是今天的蔬菜面,煮熟后过凉水,至今仍是陕西人的家常便饭;家喻户晓的臊子面在唐代叫作长命面,是庆祝寿辰时必须要吃的寿面。*晚出现的柿子饼,至今也有400多年的历史。
历史上从长安到地中海东岸罗马帝国和黑海口君士坦丁堡的“古丝绸之路”,除对当时的**、经济、文化、贸易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之外,也使陕西饮食文化和饮食风味有了相应的发展。当时的秦陇风味,主要由衙门菜、商贾菜、市肆菜、民间菜和**菜组成。衙门菜,又称官府菜,历史悠久,名称以典雅见长,如“带把肘子”、“箸头春”等。商贾菜以名贵取胜,如“**发菜”、“佛手鱼翅”等。市肆菜以西安的名楼、名店的菜肴为主,“煨鱿鱼丝”、“烩肉三鲜”等,由于市肆菜品种繁多,名厨如云,占有地理优势,接触面广,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充实提高,始终居秦陇风味的主导地位。民间菜经济实惠,富有浓厚的乡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