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曾有一档节目,请来了张朝阳。他站在岳麓书院、千年书院的前面,在实事求是的牌匾下,一个不习惯南方冬天寒冷的北方人,穿着一件大衣,鼻尖掉着鼻涕清水,做了一个题为《跨越300年的自卑》的演讲。
他说到自卑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事情,一个复兴的问题,作为互联网人一定在给我们打气,他肯定不是自卑的反义词,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忐忑或者不自信在里面。15年之后,貌似这个问题在传统的企业家身上还是会发生,只是15年而已,按照周期论也就是说该轮到传统企业家自卑的时候了。那么传统行业面对”互联网+“如何做升级转型的问题,难点在什么地方?
所有的企业大概都有机会完成“互联网+”的过程,很多路都能走得通,但是很大的问题是,对很多大型企业来讲,或者对那些过往很多成功的企业来讲,成功的惯性太强了。另外很多人本身不是互联网这一代成长起来的人,也不是互联网的体验者,他不愿意去冒这个风险,或者不知道怎么冒这个风险,*大的问题还是死在自己的观念上。吴晓波总结下来三点:**把自己的*管理好,把企业交给年轻人;第二赶紧旅游,锻炼,把身体管理好,活的时间长一点,不要硬转,转的很痛苦;第三个部分,退出这个舞台,“不玩了”是很好的方式。
诺基亚CEO曾说过,“我们没有做错什么,但是我们失败了。”《基业常青》**本书当时讲了多少企业,但是现在有多少还能提到?*简单的方法是去学习,但*难克服的也是去学习。对企业或者企业家来说,*先要想的清楚,第二你能说的明白,第三做得到位。如果不能想清楚,说明白,做到位的话,任何一个环节差了,就是水中花镜中月。你不能**心丫鬟命,眼界够高,手低到一定程度上不去,那就是**心丫鬟命了。你要想清楚这件事情,说明白这个事情,做到位肯定是*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