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戴景明:光阴记录他的成长与蜕变!今年46岁的戴景明16年前带领老乡来津承揽工程。他被天津二建选中,在1995年承包了南京路上的北洋钢铁大厦工程。“这是一个工艺相当复杂的大型建筑,好多工序我都没见过,连图纸都难看懂,我必须学习。”戴景明说。
他除了在现场向技术员、工长学,还去建工技校学土木工程。此外他还开办了天津市**个农民工夜校,并自拿学费让农民工中的技术工人参加劳动部门举办的专业技能上岗培训,使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通过培训,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技能、能*当一面的技术骨干,提高了劳务分包队伍的整体水平。
在戴景明参与施工的10多个工程中,质量、技术、安全、工期都达到了先进标准,获得合作方的****,多个**工程获国优、市优工程称号。此外,他还在农民工队伍管理上力求新突破,不仅**与所在劳务分包企业工会签订劳务分包企业集体合同,有效**了农民工利益。他还十分关心职工生活,提高了农民工的伙食、住宿标准,组织农民工开展文体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从一名工地上推车打杂的小工,成长为建筑行业懂管理、技术过硬的行家里手,现任建工集团二建公司工程师的戴景明实现了一个农民工从纯体力付出到知识型、技能型、管理型劳动者的转变,他是津城**农民工的代表,知识型农民工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