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蔚蓝色且充满诗意的滨湖旅游线路,填补了我县乃至我省真正意义上的水上旅游空白。滨湖大县鄱阳的生态旅游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如今已是风生水起,成了业界一匹黑马。
2009年,我县全年旅游景点接待游客3.6万人次,增长79%;2011年,主景区接待游客116万人次,增长86.2%;2013年主景区旅游人次201.8万,同比增长73.9%。今年前三季度,我县主景区游客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共接待游客176万人次,同比增长30%,仅十一**周期间,主景区累计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8000万元。6年间,鄱阳旅游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精彩跨越。
从无到有的历史转折
2001年之前,我县的旅游业还是一片处女地,没有旅游局,没有旅行社,也没有旅游景点,甚至没有发展旅游的概念。
县志上记载:2001年,县**根据省委、省**《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文件精神,从当时的波阳报社抽调3人着手进行县旅游局的筹建工作。2002年3月,波阳县旅游局成立,同年12月,成立江西鄱湖旅行社。
2002年,县旅游局成立后,根据县委、县**的旅游业发展战略,配合县**,对我县旅游资源进行普查,编制《波阳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至此,我县发展旅游的观念才算开始萌芽。
鄱阳湖风光旖旎,拥有亚洲*大湿地,素有珍禽世界、候鸟**之称,而坐拥四分之一湖面、与鄱阳湖*有渊源的鄱阳县,境内还拥有江南*美的大草原及大小千余个湖泊。依托鄱阳湖这个****的、**性的特色资源禀赋,2007年底我县**次**性地提出了打造“湖旅游名城”的概念,动起了发展鄱阳湖湿地旅游的念头。
2008年,县委、县**提出构想建设中国*大湿地公园,并于当年规划、当年申报、当年被****为***湿地公园。自此,鄱阳旅游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我县也在鄱阳湖旅游这张白纸上开始作画。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正式**。我县抢抓先机,靠借鄱阳湖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率先登场。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率先实施中国湖城·鄱阳的发展战略,全面建设以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主平台的湖旅游名城,着力打造的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于2008年申报批复,2009年规划抓基础设施建设,它的格局为我县旅游业发展迎接一个“明媚春天”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从有到优的奋力拼搏
2009年起,我县全面启动了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
近日,记者走进白沙洲乡赵家村,鄱湖十二寨之一的融异域风情、乡村元素、岛屿情调于一体的梦乡蓝岛体闲度假乡村项目正在这里加紧施工建设。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县在建成并开始接待游客的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游客综合服务区、鄱阳湖湿地科学园、龟山景区等项目的基础上,启动或建设了鄱阳湖国际度假村、世华城商业街、鄱阳湖实景演出、世华城商业街、实景演出等项目,鄱湖十二寨项目也已先期启动了饶河戏苑、梦乡蓝岛、红芍麋园、鄱阳一品项目建设。为加快生态旅游的建设步伐,我县以“门槛不高,标准高”为原则择优引进旅游企业,壮大旅游产业,以避免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
在旅游产品的打造上,我县推出了生态鄱阳休闲体验游和文化鄱阳寻踪体验游等精品线路,以及鄱阳湖深度体验、鄱阳湖养生度假、湖城文化休闲、鄱阳湖生态旅游产业园等旅游产品体系,并十分注重旅游文化的深度挖掘,成立了鄱阳湖文化研究会,对鄱阳的千年文化进行系统地整理和挖掘,给生态旅游充实了浓厚的文化背景。
我县还以举办鄱阳湖国际湿地旅游文化节、鄱阳湖湿地帐篷观鸟节、中华龙舟大赛等为契机,铺开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广告,同时加强重点市场的渠道建设和旅游服务环境建设,开展全方位营销。目前,我县已与全国重点区域的40余家重点旅行社接洽,初步建立了全省和东部、中部、南部城市群的组团网络,并与庐山、三清山、龙虎山、景德镇、婺源等周边景区建立了战略联盟,共同打造“名山、名湖、名城、名村”**旅游线路,使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成为鄱阳湖旅游品牌展示的窗口。
经过5年的苦练内功,2013年初,通过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国家4A级景区称号。2011年12月17日,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其古老的原始森林、独特的溪流瀑布、鬼斧神工般的奇石异木、连绵起伏的峻岭险峰等自然森林风景资源,以及红色苏维埃县**旧址、清道光年间禁赌碑、千年古刹白云寺等人文景观,被中国森林风景资源评价委员会评为国家森林公园,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莲花山华丽走向台前。此时的莲花山和鄱阳湖,山水相拥,就像一对舞伴,正在鄱阳旅游这个大舞台上舞出生机、舞出灵动。
从优到精的美好展望
今年8月,我县全面启动《鄱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重新修编工作。
今年,我县鄱阳湖旅游产业集群被列入省旅游重点产业集群,启动旅游综合改革、发展鄱阳湖旅游产业集群、打造旅游强县,建设“中国著名湖泊旅游休闲目地的”,成为当前鄱阳旅游升级发展的迫切任务和重要目标。为此,我县旅游发展领导小组经过调查研究、多方论证,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推进旅游强县建设的意见》,确立了“一湖一城一山”的旅游发展格局。
“一湖”,即提升建设以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代表的“湖泊文化”旅游板块。利用鄱阳湖特色旅游资源,发展湿地科普、亲水休闲、文化体验、温泉度假、渔村旅游为主的旅游休闲度假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中国著名湖泊休闲旅游目的地”。“一城”,即整合发展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饶州文化”旅游板块。打造差异化特色旅游文化品牌,完善鄱阳楼、吴芮祠、姜夔公园、文庙、永福寺塔、鄱阳赣剧院、陶母文化园以及瓦屑坝根亲文化园等一系列代表饶州文化的旅游项目,形成城市旅游、文化演艺、商贸会展、寻根问祖、休闲消费等旅游产业。“一山”,即推动发展以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养生”旅游板块。以北部山地、古村、水库、瀑布、寺庙等特色旅游资源,建设休闲基础设施,发展宗教养生、山地休闲、森林观光等旅游产业。
旅游强县的创建过程,将是我县旅游蜕变升级的过程和旅游转型发展的重要契机。据了解,新总规将围绕融合发展的理念,推动旅游业发展与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加强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合理优化布局,营造休闲度假空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创新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文化内涵与城市品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