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时刚刚离开学校不久,就和父亲谈起**收购旧家具,转而制作‘高仿’家具的想法,即制作新的明清样式家具,然后做旧,再销往市场。”崔建军说,“但父亲对我的思路极力反对,他认为做人、做事应力求真实,不能用‘高仿’的产品来蒙蔽客户。”
事实上,崔建军并非想通过作假的方式来回避旧家具市场即将消逝的现状,他进一步向父亲说明,“我的考虑是目前旧家具已然没有空间,甚至残件(有破损的旧家具)也越来越少,我们为何不能用更好的材料(例如紫檀木),依托父亲数十年的手艺,虽将新家具做旧,但却以新家具的低价格销售。这既能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明清的古典文化,也能赢得客户的理解,并能拓宽我们的生存空间。”
几番争论之后,父亲终于同意了崔建军的想法,但要求必须**所有新家具的品质不能降低。有了固执的父亲保驾护航,从1997年起,崔氏父子就成立青县**家开始规模化生产新家具的企业——(北京)京华鸿红木家具公司。
“建厂的思路,父亲起初也是有顾虑的,毕竟在我的家乡,村庄里的人都已经习惯先购入旧的,修钉后直接再卖出,思想改变谈何容易。”崔建军说。
但庆幸的是,这次父亲并未体现出当初**“高仿”似的固执,而是静静地听完儿子的想法之后说,“我不会阻拦你去建厂,但我也不表示赞同,未来市场会是怎样,你有你的看法,我期望你的判断是正确的。”
父亲的默许,让崔建军像开足了马力的F1赛车一样,在*短的时间里调查市场、分析产品。到了1997年末,经父亲严格把关的**批“高仿”产品,通过崔建军的双手正式推向了市场。
那一年,崔建军在北京的潘家园摆了一个地摊。起初是比较艰苦的,他偶尔接触一些小单。终于在坚持了一年之后,他拿到一份近30万元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