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的力量, 领跑在脱贫攻坚主战场——“脱贫攻坚•青春榜样”********迹展示由中国青年网、***************共同主办的“脱贫攻坚•青春榜样——********物寻找活动”,自5月上旬启动以来,全国各地村官热情参与,本报从数百名报名者中,遴选他们的典型事迹予以展示,以接受社会的评议和监督。在江西省余干县九龙镇龙塘村的一处山地上,有10个高4.2米、宽52米、总长80米、面积达4160平方米的大棚,上书“党建引产业、脱贫奔小康”红色字样。大棚内,22万根菌菇棒正孕育着小生命,撑起当地百姓的“致富伞”。菌菇大棚及其所在的九龙镇********地有2位主理人,一位是九街村书记助理盛瑞琪,一位是原九龙镇大田村书记助理、现九龙镇党政办主任宋志友。
盛瑞琪和宋志友都有浓浓的乡土情怀,两人在一起的话题总是离不开农村如何发展,如何通过创业富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谓志同道合,情如手足。风口来了!**扶贫的号角吹响,给他们创业送来了好天时,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村里的土地贫瘠板结,种不出东西,很多老农无奈把地撂荒,打打零工过生活。看着大片大片的荒地,盛瑞琪和宋志友很痛心,也看到了创业的机遇。两人从2016年上半年开始,陆续流转了村里的680亩土地,并挂牌九龙镇********地。结合邻村经验和基地实际,宋志友谋划发展红薯种植项目,并和一家公司谈妥了,由他们提供红薯种苗、负责收购。“大汽车把化肥拉进来,小板车把红薯拉出去。”“你俩锄头都没拿过吧。”240亩红薯规模化种植是个专业的活,兄弟俩都是农业新手,免不了被庄稼人嘲笑。为此,他们请了一位技术员做指导,平日里遇到难题就跑县农业局向**请教。盛瑞琪和宋志友都是能吃苦的人,田里大大小小的活都肯干。去年11月,商家要货要得急,一时又请不到人帮忙,兄弟俩和2位朋友共4人连夜装货18吨,累得筋疲力尽,盛瑞琪却笑笑说,出一身汗挺舒服的。
发展项目不忘带富百姓。基地把锄草、挖薯等日常管理都交给贫困户操作。村民宋志真有腰伤赋闲在家,日子过得紧巴巴,但是红薯基地招短工时他总是**个报名。“现在有事做了,一年还能挣3千多呢。”宋志真乐呵呵地说道。红薯种出了名堂,还能给贫困户发工资,“这两个年轻小伙子真不赖。”老农对他俩的看法变了。2016年年底镇里面相中了他们的基地,要在那里搞个菌菇产业扶贫试点。“太好了!”项目落地,就能帮助更多贫困户了。两人很兴奋。责任越大,压力越大。两人也曾闹过矛盾。基地账面上的余*所剩无几,外债一堆,但按照镇里的要求,基地必须做绿化、铺水泥路,而这是一笔很大的开支。盛瑞琪认为,经济上已经很困难了,这事儿不妨往后拖拖。宋志友给盛瑞琪摆道理,县里可是要到基地现场验收的,只有符合验收标准,项目才能落地。盛瑞琪*终被说动了,两人咬着牙花了20多万做了绿化、道路硬化和基地的大门牌。为了学习菌菇培育技术,他俩跑去农业公司学习了1周。 “你俩问这问那的,很刻苦嘛,这样的年轻人很少见了!”公司**赏识他们的这种钻劲,专门分配一个技术员全程指导他们。
县里为每户贫困户下拨1万元的扶贫资金投入菌菇项目,贫困户不用花一分*就能拿分红,给基地打工还可以拿工资,这样的好事老百姓偏偏不相信。如何说服贫困户在产业扶贫项目书上签字呢?宋志友当“前锋”,盛瑞琪做“助攻”,两人********思想工作。“你也当过村官的,应该知道做群众工作不容易,我们一起努力。”盛瑞琪总是给宋志友鼓劲。“多亏有他支持,不然我一个人可能真的扛不下来。”两人每天********番五次,踏破门槛,20多天后,终于有88户贫困户同意在项目书上签字。现在基地日产菌菇6000斤,一年预计收益88万元,老百姓人均年分红1000-3000元。在安排零工时,宋志友总会向特别困难的农户倾斜。宋志友说,他一到基地去,打工的贫困户就说“**来了,**来了”。宋志友憨憨笑道,“我不是你们的**,这个项目是出于公益,不是私利。”兄弟俩认为,虽然个人发不了财,但看到贫困户脸上的笑容,就心满意足了。 “去年光给贫困户发工资就发了30万元呢!”两人一脸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