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新春,秦岭山间仍是寒意逼人。在丹凤县桃坪镇金湾村,30岁出头的汪波和妻子张晓霞冒着严寒,正兴致勃勃地打理着自己散养的乌鸡。汪波在当地已是小有名气,其养殖的乌鸡,仅去年下半年就卖了7万多元。
在大学里收获爱情,2002年对于汪波来说,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年,那一年他高中毕业考上了咸阳师范学院。家在四川的张晓霞当年也考上了咸阳师范学院。来自大山的汪波聪明能干、淳朴厚道、乐于助人、勤俭节约,这些优点深深吸引住了张晓霞。在大学里,两个人从相识、相知,*终成为了一对恋人。心怀梦想外地打拼,大学毕业后,汪波和张晓霞同时被我省一家职业技术学院聘为老师,入职后,汪波建立了该校**所电子实验室,其经常被评为学校先进。虽然当老师是父母希望他从事的理想职业,但汪波总觉得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就像是机器上了发条,他打心底还是渴望去挑战。在当了两年多教师后,他和张晓霞辞去了工作。随后,汪波应聘到富士康集团旗下的一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当了工程部的电子工程师,张晓霞则在苏州一家外资企业工作。两年后,汪波跳槽去了一家外企,被派驻到了西安工作。
2008年,汪波和张晓霞两人结束了多年的爱情长跑,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夫妻同心回乡创业,作为农村长大的孩子,汪波对于大山有一种天然的亲近和喜爱。2011年底,他对妻子说“咱们一块回家乡创业吧”。对此,张晓霞很支持,她也认为,趁着年轻,有梦想就应该去追寻。经过多方考察后,汪波选定了生态乌鸡养殖项目。汪波的老家桃坪镇地处秦岭腹地,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山间的泉水常年不断,山茱萸、金银花、车前草等**材是补喂乌鸡的上好药材。2012年初,汪波夫妇在桃坪镇金湾村创办了乌鸡养殖基地。记者看到,汪波的6000多只乌鸡就散养在800余亩山林间。汪波告诉记者:“我家的乌鸡天天在林间奔跑,**要跑50里,可以说是长跑**,有的鸡还能飞上两三米高的树,是飞翔**,这些乌鸡肉质鲜美,远非其他鸡可比,可以算得上是品质**。”
采访的*后汪波告诉记者,他当初创业,一方面是想自己干,另一方面是想带领家乡人一起富裕。如今,自己创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还远远不够。“现在政策好了,我们有信心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养殖品种,*终形成生态循环养殖链,还将成立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到那时,就可以真正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了。”